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图书馆了解到,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藏文古籍修复中心”完成了来自那曲市巴青县布拉寺珍藏的国家珍贵古籍苯教《甘珠尔》的修复任务,这是我区首次独立完成那曲市巴青县布拉寺两函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修复任务。
据悉,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藏文古籍修复中心”成立于2015年。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完成墨竹工卡县芒热寺传世破损古籍、隆子县白嘎寺出土古籍以及巴青县布拉寺国家珍贵古籍苯教《甘珠尔》共5千余叶藏文古籍的修复。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对所修复的每一叶珍贵古籍文献都进行过修复档案的制作工作。
“古籍数字化是解决当前古籍文献‘重藏轻用’现象的有效举措。”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边巴次仁表示,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于2018年开始便将馆藏的善本古籍数字化。截至2022年底,该中心已将自治区图书馆馆藏的390余函古籍数字化,并通过馆内局域网陆续为读者提供查询浏览服务。
据了解,自我区古籍普查工作开展以来,鉴于我区不少古籍收藏单位实际存在的条件简陋、无法保障珍贵古籍文献免遭破损和流失等安全隐患,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开展了多个古籍存藏条件的改善项目。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全区17家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存放条件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藏古籍文献的存世寿命。(记者 赵越)